首页
Home
留言板
Messages
关于我们
Nav
联系我们
Nav
举报中心
Nav
投稿平台
Nav
设为首页
|
收藏本站
中纪委最新发布!这份八项规定禁止清单请查收!
2012年12月4日,中央八项规定出台,8年,作风建设一直在路上,也永无止境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截至2020年10月底,全国共查处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问题37.5万起,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1.8万人,其中党纪政务处分32.6万人。八项规定,改变你我。下面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同志编写的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纪读本》,为党员干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行为指南,也可作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教...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一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(一)
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办公厅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》等规定,精准有效开展对下业务指导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建立了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制度。今后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办理同类案件、处理同类问题时,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。 此次发布的案例,聚焦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,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性质认定、条规适用、处理处分不精准不恰当等问题,分析了形式主义、官...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一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(二)
夏某违规操办其子婚庆事宜案(2021年指导性案例第2号,总第2号)【关键词】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;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;借机敛财;涉案财物处置 【执纪执法要点】 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等因素影响,在婚丧喜庆之际宴请宾朋,已成为司空见惯的“习惯”和“风气”。实践中,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》并没有“一刀切”地禁止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...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一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(三)
王某组织公款吃喝并违规接受宴请案(2021年指导性案例第3号,总第3号)【关键词】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;公款吃喝;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;涉案财物处置 【执纪执法要点】 公款吃喝、违规接受宴请等行为除浪费国家资财或者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外,还严重破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,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。实践中我们发现,有的党员干部虚列开支公款报销违规吃喝费用,这是典型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一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(四)
张某退休后违规接受宴请案(2021年指导性案例第4号,总第4号)【关键词】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;退休后接受宴请;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【执纪执法要点】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,而是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“大政治”,对退休党员干部也不例外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,“舌尖上的腐败”得到有效遏制。在持续高压态势下,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职期间有所收敛,但在退休后又故态复萌...
新闻滚动:
走进工委
本委动态
市直各单位机关党建
县(市、区)机关党建
通知公告
组织建设
理论学习
纪检监察
平安文明创建
群团统战工作
专题活动
党务公开
视频
新闻
走进工委
本委动态
市直机关党建
县直机关党建
组织建设
理论学习
纪检监察
通知公告
平安文明创建
群团统战工作
专题活动
信息报道
视频新闻
专访三明市委书记李兴湖:大力传承弘扬“四下基层”好作风 奋力开创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
发表时间:2023-11-13 09:44
《福建日报》2023年11月12日第01版
《福建日报》2023年11月12日第04版
“四下基层”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。三明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、12次深入调研的老区苏区,如何将这些宝贵财富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,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?带着这些问题,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共三明市委书记李兴湖。
记者:
如何从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、精神财富中把握“四下基层”的丰富内涵?
李兴湖:
“四下基层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,是省委、省政府35年来始终大力传承弘扬的优良作风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,11次深入三明调研考察,走遍了三明所有的县(市、区),所到的141个调研点大多比较偏远,习近平总书记不怕山高路远、舟车劳顿,与基层干部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、察民情、谋发展,为我们转变工作作风、走好群众路线作出了很好的榜样示范。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“要走群众路线,真正沉下去,开展调查研究,掌握真实情况,为民办实事”“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必须动真情、用真心,克服形式主义,做到身到心也到”。2021年3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第12次深入三明考察,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谈、问需问策,并对医改、林改、乡村振兴、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作出新的重要嘱托。这些都是我们开展主题教育、深化运用“四下基层”制度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独特优势,务必倍加珍惜,努力在内化于心、外化成行、转化为果上下真功、求实效。
我们要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标看齐,更加用心用情用力深化运用“四下基层”生动教材,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为民情怀、担当精神、务实作风,切实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,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水秀金溪 杨长新 摄
记者:
省委把学习推广“四下基层”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,三明有哪些特色做法?
李兴湖:
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部署,召开全市深化运用“四下基层”制度推进会,动员广大干部真下基层、常下基层,通过“四个在一线”,切实把“四下基层”同主题教育重点措施有机衔接联动起来。一是宣传宣讲在一线。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12次来明调研考察的优势,设立了将乐常口村、沙县俞邦村等特色现场教学点79个,开发了特色学习课程78堂,讲好“一杯米酒”“一碗擂茶”等生动故事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300多场次,广大党员干部听党话、跟党走的自觉更加坚定。二是把脉问诊在一线。通过开展“我为发展献良策”等特色活动,在一线摸清社情民意。今年来,我们组织开展了民营经济、竹产业发展、园区建设等专题调研,市、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调研4300余次,现场解决问题1500多个。同时,我市注重开门搞教育,深化“信访接待日”“近邻恳谈会”“社情民意联系日”等机制,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,化解信访积案近1000件,有关做法被省委主题教育办专报推介。特别是9月2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时,我市以涉侨矛盾纠纷“三维”排查、“三法”调解、“三化”服务为特色的“侨乡枫桥”经验在陈列馆中展览,明溪县沙溪乡作为全国104个、全省3个先进典型单位之一受到中央政法委表扬,我市基层代表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。三是整改整治在一线。坚持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为载体,采取清单化管理、项目化推进的方式,全力攻坚突破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。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1万多个,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3600多个、为群众办实事1.4万多件。同时,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,开发运用“四个监督”清单管理与智慧协同平台,创新乡村振兴项目“三库一表一指引”工作法,有关做法在省纪委方正讲坛作经验介绍。四是推动发展在一线。坚持把拼经济、促发展成果作为检验“四下基层”成效的关键点,全市党员干部开展现场办公、上门服务2800多次,形成比拼亮晒、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。截至9月底,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72个、总投资852亿元,省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超序时14.5个百分点,沪明合作共建产业园、纬景储能、先正达(中国)杂交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、永安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具有示范性意义、引领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,全国小吃产业发展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在三明举办。特别是进入下半年,全市经济恢复向好势头更加明显,1—9月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.3%,比上半年回升1.2个百分点;8月、9月,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.3%、6.5%,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7%、9.1%;10月,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持续回升,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增长。
永安石墨烯产业园 林文斌 摄
记者:
如何立足三明实际,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,扑下身子真抓实干,不断争优争先争效?
李兴湖:
当前,三明迎来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、中央单位对口支援、沪明对口合作等重大机遇。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,突出一个“真”字,在“四下基层”中推动“三争”行动走深走实。一是真下基层。深入开展“追循足迹悟思想”等活动,用好特色学习教材,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三明发展、关心三明群众的故事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二是真察实情。用好明心通、“e三明”等平台,广泛听取离退休老同志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民营企业家等意见建议,深入察实情、求实招。三是真解民忧。深入实施“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”系列活动,开展现场办公、信访积案大化解,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急事难事。四是真抓发展。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、营商环境优化、产业转型提质、沪明对口合作、重点改革深化等各项工作,奋力冲刺四季度,努力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好答卷。五是真敢担当。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在项目攻坚、招商引资、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中考核干部,让敢为、敢闯、敢干、敢首创的干部脱颖而出,让善于钻研产业的专家型干部脱颖而出,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。
三钢1958工业记忆园 林文斌 摄
记者:
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、出台政策、制定战略的“先手棋”,三明如何以“四下基层”为抓手加快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?
李兴湖:
我们把“四下基层”作为破解问题、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,引导广大干部以拼的姿态、抢的劲头、闯的胆略,推动三明各项事业发展提质增效。一是抓产业转型增动能。持续推动资源转化利用、园区标准化建设,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、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、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集中精力推进钢铁与装备制造等11条特色产业链建设,“一业一策”支持氟新材料、石墨烯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“一企一策”扶持现有企业转型升级、增资扩产。1—9月,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3%。二是抓改革创新惠民生。坚持改革惠民利民导向,推动医改、林改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走前头。医改方面,扎实推进与中山一院、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,与上海瑞金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健康中国行动现场推进会在三明召开,我市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。林改方面,举办第十八届海峡两岸(三明)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,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运营以来累计交易金额超10亿元,三明林改经验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作重点推介,6项创新成果纳入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》并在全国推广。三是抓开放合作拓空间。常态化组团赴上海开展交流对接和招商推介,深化运用“上海企业+三明资源”等合作模式,墨砾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,“上海三明大厦”、新型碳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等揭牌运营,集中签约3批次52个项目、总投资300多亿元,与临港集团正式签约沪明合作共建产业园项目。我市83所学校、17家医院与上海结对共建,华东师大附属三明中学开班办学,红色文化、文旅康养、乡村振兴、沙县小吃及农特产品进入上海大市场等各领域合作事项稳步推进。近期,上海市代表团还将到我市开展考察对接,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、提升合作能级,共同打造新时代对口合作典范。四是抓城乡建设提品质。全力推进三沙永中心城市融合发展,实施870个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和12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,不断完善文体、健身等民生设施,争创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卫生城市等工作成绩位居全省前列,入选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、全国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。加快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,大力发展生态茶、水稻制种等特色富民产业,申报“海峡两岸小吃文化交流基地”获国台办支持,以“福路贷”推动农村道路建设改造做法获交通运输部肯定,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。
分享到:
主办单位
:中共三明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备案信息:闽ICP备12020246号
通讯地址:三明市东新一路“两馆一宫”A座14层